省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李后強:
昨天的峰會上,省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李后強博士發表了名為《四川城市要走個性化的發展戰略》主題演講。他指出目前四川在城市文化建設上存在的不足,并強調需要從城市建設、城市精神、名城古鎮打造、城市品牌等方面,進行個性化城市的規劃和建設。
城市建設:
城市沒文化是空城死城
“文化是城市的靈魂,沒有文化的城市是一座空城,甚至是死城。”李后強認為,打造個性化城市關鍵在于喚醒城市文化。城市形象設計要根據自己所在城市的民族、歷史、文化、環境等特點,塑造具有自己特色的城市形象。
通過一系列的規劃和打造,讓自己能在全球化的形勢中保持城市的個性和特色,既表達世界性的共同主題,又展示地域文化特征,既具有時代性,又承襲歷史傳統。
李后強認為,四川歷史文化資源極其豐富,名城古鎮較多,為發展城鎮文化旅游奠定了良好基礎,但是與省外國外相比,還有很大差距。
他將四川的問題總結為“六個太多”即:雷同模仿的太多,粗制濫造的太多,牽強附會的太多,急功近利的太多,新舊強加的太多,把歷史文化當成包袱和口號的太多。
城市精神:
是城市民眾的氣質和秉賦
城市精神是社會發展的推動力。李后強表示,城市精神是城市民眾群體所擁有的氣質和秉賦,這種氣質和秉賦體現著市民群體的價值共識、審美追求、信仰操守。
他認為,城市精神提煉應遵循前瞻性原則、本土化、柔性和全民參與4個原則。要考慮時代潮流、文化走向等因素;也要注意地區文化的傳承和民族文化的傳承;潛移默化地陶冶人、感化人;通過廣泛宣傳和征集,引起全民關注,主動自覺地參與到這項活動中來。
城市品牌:
經營城市經濟的必需品
城市的景觀特色構成的城市形象,是城市的無形資產。良好的城市形象必將有力地提升城市的品位和城市綜合競爭力,激發城市可持續發展的能力。
一些歐洲國家一直以來就是國際性的旅游城市,城市雖小,卻有濃厚的地域文化與鮮明的個性化形象,吸引了越來越多的游客,成為世界旅游最熱門的地區。因此在城市經濟的經營發展中,必須積極地打造專屬于自己城市的品牌。
城市形象:
城市建設必須解決的問題
李后強認為,只有塑造出獨特的、民族的、個性化的城市文化與形象,才能產生巨大的城市凝聚力,促進城市的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,使城市在競爭中獲得優勢。
因此挖掘、發現、升華具有民族性、地方性、個性化的城市文化,進行城市形象設計,就成為當前我國城市建設中迫切需要解決的一個問題。